股票入門:PEG和周息率

著名投資專家彼得林治(Peter Lynch)將P/E與增長率的關係量化起來,提出市價盈利增長率(PEG)的計算方法。
將P/E除以增長率,如果數字是1,則算是合理,數字是越低越好。例如某公司的增長率是30%,則P/E30倍時是合理價。
筆者也曾嘗試計算PEG=1有何數學上的合理性,發覺幾個問題: 首先是過去的增長率並不一定可以用在未來;第二是未來增長率只是估計數字,人言人殊;第二是當增長率少至1%以下,比如0.5%即會出現極大而無意義的PEG數。筆者的結論是PEG只可以用來解釋增長股的高P/E現象。
筆者計算部份股票於2007年最高價的PEG:
如果用PEG來衡量,只有中國神華比較過份,其餘很多連0.5也沒有,我們又看看這些股票2008年最低價時的資料:
使用PEG來解釋超高市盈率,看來已變成自欺欺人,跌市來臨時低PEG一樣照跌。只能夠說高PEG的股價是偏高,低PEG亦不見得有抗跌力。筆者使用恆指網站資料,計算出恆指歷年的PEG,大家會發覺,PEG的測市能力遠比P/E差,而且當增長計小於10%時,計算出來的PEG已無意義。
用高P/E去購買高增長股,又是否理想的投資機會呢?沃頓商學院金融學教授西格爾(Jeremy Siegel)透過計算多年來的股價、派息、分拆業務等資料,得出的結論是即使高增長的公司,如果在估值過高的情況下買入,將會跑輸於低增長同時低估值的公司。筆者將在後文以香港的數據引證這個論點。
最後要介紹的是周息率(Dividend Yield),就將存款入銀行的概念放在股票投資上。比如銀行儲蓄利率是2%,存款100萬每年收息$20,000;某股票的周息率是3.5%,即是每100萬股票可獲派息$35,000。當股價上升而派息不變時,周息率會下降;股價下跌時周息率便上升。有些公司每年派兩次息,另一些派四次,除息後股息會在股價上扣除。這裏筆者介紹一種快速計算派息佔盈利的百份比的方法:將市價盈利率乘以周息率便可以知道派息比例: